- 鼻出血
- 鼻出血(epistaxis)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
- 鼻咽炎
- 鼻腔和咽喉都有炎症的情况即为鼻咽炎 鼻咽干燥不适,有粘稠样分泌物不易咳出,故病人咳嗽频繁常伴有恶心。严重者有声嘶、咽痛、头痛、头晕、乏力、消化不良、低热等全身或局部症状。鼻咽部检查见粘膜慢性充血,增生肥厚,覆以分泌物或干痂。
- 鼻前庭炎
- 鼻前庭炎(vestibulits of nose)是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经常挖鼻,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变态反应或鼻腔异物(多见于小儿)的分泌物刺激,长期在粉尘(如水泥、石棉、皮毛、烟草等)环境中工作,易诱发或加重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鼻前庭皮肤红肿,疼痛,严重者可扩及上唇交界处,有压痛,表皮糜烂并覆盖有痂皮。慢性者鼻前庭部发痒,灼热和结痂,鼻毛脱落,皮肤增厚,皲裂或覆盖有鳞屑样痂皮。
- 扁桃体周围脓肿
- 喉痈是指发生于咽喉部位的痈疮。相当于西医的扁桃体周围脓肿。喉痈起病急,发展迅速,常导致咽喉肿塞,吞咽、呼吸受影响。喉痈多由脾胃素有积热,感受风热邪毒,内外热毒搏结于咽喉所引起。初期主要表现为咽喉不适,轻微红肿疼痛,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表利咽,方用银翘散等。中期主要表现为咽喉红肿灼热疼痛,扁桃体表面有脓点,吞咽时加重,高热,头胀头痛,口渴,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实大数。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痈,方用清咽利膈汤等。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咽喉痛,脓或溃破。治宜清热排毒,方用黄连解毒汤等。此外,喉痈还可用六神丸、六应丸等。
- 鼻疖
- 鼻疖(furuncle of nose)是鼻前庭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亦可发生在鼻尖和鼻翼处。
- 鼻腔异物
- 鼻腔异物是鼻腔内外来的物质。鼻腔外来物质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①非生物类 如包糖纸、塑料塑料玩具、钮扣、项链珠、玻璃珠、石块、泥土等。②植物类 如豆类、花生、果核等。③动物类 如昆虫、蛔虫、蛆虫、水蛭等。
- 鼻血管瘤
- 鼻血管瘤是脉管组织良性肿瘤之一,多发于鼻及鼻窦部位。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中年。鼻血管瘤可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前者约占80%,好发生于鼻中隔,后者好发于下鼻甲和上颌窦内。
- 鼻鼽
- 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性鼻病。又称鼽嚏。相当于西医的过敏性鼻炎。
- 鼻恶性肉芽肿
- 恶性肉芽肿多始于鼻部,之后渐延及面部中线,是一种以进行性坏死性溃疡为临床特征的少见肉芽肿。本病病因未明,病理检查多为慢性非特异性肉芽组织和坏死,其中有多种成分的炎症细胞浸润。由于病理实体各异,故其命名与分类繁多,诸如坏死性肉芽肿。致死性中线性肉芽肿、面中部特发性肉芽肿及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等。目前临床习用恶性肉芽肿。
- 鼻咽肉瘤
- 鼻咽肉瘤远比鼻咽癌少见。据统计我国鼻咽癌与肉瘤之比为99~211∶1不等,在低发地区的国外其比例则为3~9∶1不等。
- 鼻孢子虫病
- 鼻孢子虫病(Rhinosporidiosis)是由希伯鼻孢子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及鼻黏膜的良性、慢性肉芽肿性感染。本病好发于热带及亚热带,80%以上的病例发生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其他是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在国内,1979年李新章首报。多因接触受本菌污染的水或土壤而引起。儿童及青年多见,男多于女,鼻部最常发病,约占所有患者的72%。初为乳头状,表面皱缩如疣,渐增大,基底有蒂或呈瘤状,瘤内有黏液状物积聚,如黏液囊肿。结合涂片找到巨大的孢子囊,诊断不难。三价或五价锑化合物、氨苯砜以及外用2%牙石催吐剂(tartar emetic)可用于本病治疗。
- 鼻部穿通性毛囊炎
- 鼻部穿通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nares perforans)也称穿孔性鼻腔毛囊炎,较少见,为发生在鼻前庭鼻毛的深毛囊炎,1927年首先被Culver描述。
- 鼻咽血管纤维瘤
- 鼻咽纤维瘤血管瘤常发生于10~25岁男性青年,与一般纤维瘤不同,为致密结缔组织、大量弹性纤维和血管组成,故又名“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血管纤维瘤”,能较好地反映本病的特征。一般在25岁以后可能停止生长。
- 鼻中隔脓肿
- 鼻中隔脓肿(abscess of the septum)即鼻中隔粘软骨膜或粘骨膜下积脓,是一较严重的鼻内感染。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
- 鼻石
- 鼻石也称鼻结石,是一种鼻腔少见的疾病。鼻石的形状常因所在空间模式不同而表现为不规则形,多发生于单侧鼻腔下,鼻道和鼻底为常见部位,最大者可达上颌窦内。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