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疣状角化不良病
- 疣状角化不良病(warty dyskeratosis)首先由Helwig和Allen报告,1957年由Syzmankh创用此命名。
- 色素性化妆品皮炎
- 色素性化妆品皮炎是一种对化妆品成分过敏所致的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反应,又称女子颜面黑变病。这是黄种人多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灼热、继发丘疹、水疱、糜烂等症状。 色素性化妆品皮炎的发病部位主要在皮肤,且不具备传染性。多发人群为女性,可能会并发黄褐斑和接触性皮炎等疾病。 对于色素性化妆品皮炎的治疗,可以采取支持疗法,也可以使用一些抗过敏药物来缓解症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病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治愈率只有30%左右,而且治疗费用较高,一般在500-1000元之间。
- 面部脓皮病
- 面部脓皮病是一种以穿凿性、化脓性结节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健康的年轻女性。
- 增生性毛根鞘瘤
- 增生性毛根鞘瘤(proliferative trichilemmoma)也称头部毛发肿瘤(pilar tumor of the scalp)。本病90%发生于头皮,其余主要发生于背部。大都为老年人,80%为妇女。
- 无色性色素失调症
- 无色性色素失调症(无色素性色素失禁症,incontinetica pigmenti achromians)又称Ito色素减退症(hypomelanosis of Ito),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常为散发。
- 多杀巴斯德杆菌病
- 多杀巴斯德杆菌病(pasteurella multocida),广泛存在于许多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呼吸道和肠道。人类的感染大部分是由于被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所致。其传染流行情况还不很清楚。发病机制还不确切。皮损常见于手、前臂和下肢,最早伤口出现红肿,快速蔓延破溃并从多窦道排出黄色血性脓液,局部伴有剧痛,咬伤较深时,也可导致骨膜炎和骨髓炎。依据病史和从脓液或痰中分离出生长缓慢的革兰阴性小杆菌而确诊。青霉素和四环素对本病有良效。
- 角层下脓疱性皮肤...
- 角层下脓疱性皮肤病(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又称为Sneddon-Wilkison病,是一种慢性良性复发性脓疱性皮肤病,中年妇女多见,病理变化为角层下脓疱,1956年由Sneddon和Wilkinson等首先报道此病。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登豆疮”相类似。
- 溶血性链球菌性坏...
- 溶血性链球菌坏疽(hemolysis streptococcus gangrene)系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坏疽。临床上颇似坏疽性丹毒。
- 冬眠瘤
- 蛰伏脂瘤(hibernoma)又叫棕色脂肪瘤(brown fat tumor)是由棕色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瘤。棕色脂肪存在于哺乳动物及人类胎儿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本病极罕见,多发生于20~50岁成人,无性别差异。
- 皮肤弓形体病
-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弓浆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凡有生物的地方几乎都有弓形体的存在。弓形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球虫。感染途径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感染。人体对弓形体具有先天性免疫力,临床表现为急性感染症状。严重者可致死。感染者只有一小部分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呈亚临床型。先天性弓形体病皮疹以瘀点和紫斑为主;后天性弓形体病除少数严重者外,一般病情较轻,症状复杂多样。在临床上视侵犯器官和组织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本病的皮肤表现为非特异性。治疗常用磺胺类药物、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也可以给患者注射弓形体素。
- 淤滞性皮下硬化症
- 本病是由下肢静脉曲张、血液循环淤滞引起的小腿下部局限性皮下纤维性结缔组织增生疾病,是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淤滞性湿疹和淤滞性溃疡病谱中的一个少见类型。
- 下疳样脓皮病
- 本病为出现在儿童或成人面部或生殖器的硬下疳样损害。1934年,Hoffman首次描述本病。1957年,Frain-Bell报道了3例,他认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是病因。但其他细菌如不典型的抗酸杆菌、大肠埃希菌或病毒也不能除外。
- 土肥对称性肢端色...
- 土肥对称性肢端色素沉着症(symmetrical acropigmentation of Dohi)为对称性散布于手、足背的雀斑样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
- 先天性血管萎缩性...
- 先天性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congenital poikiloderma atrophicans vasculare syndrome)又称Rothmund-Thomson综合征。其主症为皮肤萎缩、棕红色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伴有先天性白内障。
- 网状红斑萎缩性毛...
- 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ulerythematosa reticulata)又称虫蚀状皮肤萎缩(atrophoderma vermicular)或红斑性皮肤萎缩(atrophodermaia ulerythematosa)或蜂窝状萎缩(honeycomb atrophy)或中面部对称性网状皮肤萎缩(atrophoderma reticulata synmetrica faciei),好发于面颊,原因不肯定,可能系先天性毛囊营养不良,可有家族史。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