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损伤
- 食管损伤是一种常由于器械或异物引起的以食管破裂、穿孔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如不及时处理,几乎毫无例外地发生急性纵隔炎、食管胸膜瘘,并可能致死。由于食管特殊的解剖位置,可以被多种不同的原因造成损伤,尽管近年来胸外科取得了许多进展,采用了广谱抗生素和较好的营养支持,使这类疾病的治疗结果有了许多改善。
- 食管源性胸痛
- 食管源性胸痛系指由食管疾病或食管功能障碍引起的胸痛。其典型症状为烧心伴有胸骨后或胸骨下发作性疼痛,呈挤压性或烧灼样,多在饭后30~60min发生,酷似“心绞痛”,刺激性食物、运动、情绪紧张均可诱发,亦可自发性发作。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是一种以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胃和小肠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病因不明确,与过敏反应、免疫功能障碍有关。临床表现有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可伴恶心、呕吐、发热或特殊食物过敏史。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青壮年好发,儿童少见。
- 肾上腺素中毒
- 肾上腺素(adrenalin)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为常用急救药物,过量则可引起中毒。少数病人对肾上腺素敏感性高,虽用治疗剂量亦可发生不良反应。原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血管疾病患儿,对肾上腺素亦较敏感,易致中毒。小剂量的肾上腺素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可用于治疗过敏性休克,大剂量的肾上腺素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的同时还会引起惊厥,并能抑制呼吸中枢。超大量的肾上腺素,尚可致急性肺水肿。
- 食管穿孔
- 食管穿孔(perforation of esophagus)是最严重的胃肠道急症之一,据报道其病死率为10%~46%。预后取决于致病原因、受伤部位、食管的基础病变以及受伤后开始治疗的时间。早期诊断与治疗有赖于对该病的高度警惕以及对相应的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判断。
- 食管破裂
- 食管破裂可发生于钝性损伤、锐器伤及火器伤,也可因剧烈呕吐致自发性食管破裂。由于含有各种细菌的食物及返流胃内消化液溢入纵隔内,可引起严重纵隔感染。
- 伤食泄泻
- 伤食泄泻是指逢年过节,常会因贪吃而伤食,伤食会出现腹泻,中医称之为伤食泄泻。
- 食物不耐受
- 食物不耐受指的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应),可引起所有组织(包括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
- 四氯化碳中毒
- 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又名四氯甲烷,为无色液体,是工业生产中良好的溶剂,也用作干洗剂、灭火剂及薰蒸剂。CCl4遇火焰或灼热金属表面,可分解为光气和氯化氢,毒性增加。急性四氯化碳中毒多因生产劳动中吸入其高浓度蒸气所致,以中枢性麻醉症状及肝、肾损害为主要特征。CCl4是典型的肝脏毒物。
- 神经型食物中毒
- 肉毒中毒(botulism)是由于进食含肉毒梭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疾病。本病于1793年,在德国南部Wildbad首次发现,进食变质腊肠后而致病,取名为肉毒中毒。“botulus”是拉丁文腊肠之意。近年提出肉毒中毒有四种临床类型:食入性肉毒中毒、婴儿肉毒中毒、创伤性肉毒中毒和吸入性肉毒中毒。临床上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死率高。
- 食管管型
- 食管管型(esophageal cast),有表层脱落性食管炎(superficial exfoliative oesophagitis)、特发性食管黏膜剥脱症(spontaneous intramural rupture of the esophagus)、创伤性食管黏膜表层管型剥脱等多种病名。
-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 亲水气单胞菌腹泻(aeromonas hydrophilia diarrhea)是由亲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引起的肠道感染性腹泻。气单胞菌属目前共有10个菌种,常见的有亲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AC)、淡色气单胞菌(A sobria,AS)和易损气单胞菌(A.trota,AT)。其中致病性较强的是亲水气单胞菌。
-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
-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 Syndrome)是指因频繁的剧烈呕吐,或因腹内压骤然增加的其它情况(如剧烈咳嗽、举重、用力排便等),导致食管下部和/或食管胃贲门连接处或胃粘膜撕裂而引起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的症候群。
- 食管结核
- 食管结核(esophageal tuberculosis)在临床极为少见。法国Denonvilliers于1837年首次报道1例经尸检证实为食管结核的病例。之后,Torek(1931)报道了第1例原发性食管结核(primary tuberculosis of the esophagus)病例。此后陆续有食管结核的个案报道。食管结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食管结核指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mulosis)直接侵入食管黏膜,结核病灶以食管结核为主,身体其他部位无明显结核病灶。但有的作者认为不存在原发性食管结核;继发性食管结核往往是食管周围及纵隔淋巴结结核直接或间接侵入食管壁而引起。
- 水杨酸类中毒
- 水杨酸类(salicylates)中毒是指过量或长期使用水杨酸类药物引起机体出现水杨酸反应,导致水杨酸中毒。临床常用的水杨酸类(salicylates)药物有阿司匹林(醋柳酸、乙酰水杨酸)、复方阿司匹林、水杨酸钠、水杨酸钠合剂、水杨酸甲酯(冬绿油)以及其他含有水杨酸类的酊剂、软膏等。在婴儿时期更易发生误服过量的意外事故。外用水杨酸油膏或粉类于皮肤大面积破损处,可经皮肤吸收中毒。在有脱水,肝、肾功能不全,低凝血酶原血症的病人更易发生严重毒性反应。水杨酸盐可以透过胎盘屏障,孕妇服用过量,常致胎儿或新生儿中毒。小儿摄入阿司匹林或水杨酸钠等治疗量的2~4倍可以出现中毒症状。阿司匹林的最小致死量约为0.3~0.4g/kg。水杨酸钠的最小致死量约为0.15g/kg,小儿内服冬绿油的致死量约为4ml。
相关医生
相关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