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治疗已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 ——改善症状。 ——降低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危险性。 ——降低需进行经尿道切除前列腺(TURP)和前列腺切除术的危险性。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活性成份为非那雄胺。 |
本品主要成份为比卡鲁胺。 |
|
生产企业 |
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0333 |
国药准字H2011353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治疗已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 ——改善症状。 ——降低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危险性。 ——降低需进行经尿道切除前列腺(TURP)和前列腺切除术的危险性。 |
与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或外科睾丸切除术联合应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 |
|
用法用量 |
口服。推荐剂量: 每次5毫克(1片),每天1次,空腹服用或与食物同时服用均可。 |
成人:成年男性包括老年人:一片(50mg),一天一次,用本品先治疗应与LHRH类... |
|
副作用 |
非那雄胺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多轻微,短暂。 文献报道: 1.发生率≥1%不良反应的,主要是性功能受影响(阳痿、性欲减退、射精障碍)、乳房不适(乳腺增大、乳腺疼痛)和皮疹。该品使用一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如下(括号内为安慰剂对照组),使用该品二至四年累计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阳痿: 8.1%(3.7%)。 性欲减退: 6.4%(3.4%)。 精液量减少:3.7%(0.8%)。 射精障碍: 0.8%(0.1%)。 乳腺增大: 0.5%(0.1%)。 乳腺疼痛: 0.4%(0.1%)。 皮疹: 0.5%。 2.产品上市后报道的其它不良反应包括:瘙痒感、风疹及面唇部肿胀等过敏反应和睾丸疼痛。 3.实验室化验结果:评价实验室检查结果时,应考虑到服用非那雄胺的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降低的情况,服用非那雄胺或安慰剂的患者中,其它标准实验室参数没有差别。 |
本品一般来说有良好的耐受性,少有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情况。(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禁用于怀孕或可能受孕的妇女。由于包括非那雄胺在内的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物具有抑制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的作用,当怀孕妇女服用后,可引起男性胎儿外生殖器异常。 怀孕或可能受孕的妇女不应触摸本品的碎片和裂片。 本品不适用于哺乳期妇女。尚不知非那雄胺是否从人乳汁排泄。 儿童用药:本品不适用于儿童。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还未确定。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不需调整给药剂量。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禁用于女性,更不能用于妊娠妇女或正哺乳的母亲。 儿童用药:本品禁用于儿童。请参见 老年用药:请参见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治疗已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 ——改善症状。 ——降低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危险性。 ——降低需进行经尿道切除前列腺(TURP)和前列腺切除术的危险性。 |
与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或外科睾丸切除术联合应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 |
|
药理作用 |
药理作用 本品属4-氮甾体激素类化合物,为特异性Ⅱ型5α-还原酶竞争抑制剂,抑制外周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降低血液和前列腺、皮肤等组织中二氢睾酮水平。 前列腺的生长发育和良性增生依赖于二氢睾酮,非那雄胺通过降低血液和前列腺组织中的二氢睾酮水平而抑制前列腺增生、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临床症状。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 体外细菌、哺乳动物细胞致突变试验及体外碱性洗脱试验结果均未显示出致突变作用。体外CHO细胞染色体畸变研究中,非那雄胺在450~550μmol浓度下,CHO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轻度增加,该浓度相当于人口服本品5mg后血浆浓度的4000~5000倍。体内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小鼠给予非那雄胺250mg/Kg/天(按AUC计,相当于人临床推荐日用剂量5mg的228倍,下述所有毒理研究剂量的计算方法相同),染色体畸变率没有升高。 生殖毒性: 非那雄胺80mg/kg/天(同上计算,相当于人用剂量的543倍),连续给药12周对性成熟雄兔和雄性大鼠的生育力没有影响。当大鼠持续24周以上给予非那雄胺80mg/kg/天时,导致其精囊和前列腺的重量也显著减轻,交配时精栓形成失败从而使大鼠生育力下降;但 |
药理作用 本品属于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没有其它内分泌作用,它与雄激素受体结合而不激活基因表达,从而抑制了雄激素的刺激,导致前列腺肿瘤的萎缩。临床上停用本品可在部份患者中引起抗雄激素撤药性综合症。 本品是消旋物,其抗雄激素作用仅仅出现在(R)-结构对映体上。 毒理研究 比卡鲁胺是一种强效的抗雄激素药物,并且在动物中是一种混合功能氧化酶诱导剂。动物靶器官变化,包括动物中(间质细胞,甲状腺,肝脏)肿瘤诱发与这些作用相关。在人体,酶诱导作用还未发现。临床前试验的结果被认为与晚期前列腺癌病人治疗无相关性。细精管的萎缩是抗雄激素类药物可以预期的作用,在所有种属的试验动物中都有观察到。对大鼠进行12个月重复给药毒性研究之后24周,其睾丸萎缩可以完全恢复;而在生殖研究中,在给药11周后7周,其功能即可恢复。故在男性中推断会有亚生育力期或无生育力期。 |
|
注意事项 |
一、一般注意事项 1)使用本品前应除外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类似的其他疾病,如感染、前列腺癌、尿道狭窄、膀胱低张力、神经源性紊乱等。 2)非那雄胺主要在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3)肾功能不全患者不需调整给药剂量。 二、对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前列腺癌检查的影响 1)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癌未见临床疗效。非那雄胺不影响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也不影响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2)建议在接受非那雄胺治疗前及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定期做前列腺检查,如直肠指诊、其它的前列腺癌相关检查(包括PSA)。 3)非那雄胺可使前列腺增生患者(或伴有前列腺癌) 血清PSA浓度大约降低50%。在评价PSA数据且不排除伴有前列腺癌时,应考虑非那雄胺会使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PSA水平降低。 4)应谨慎评价使用非那雄胺治疗的患者的PSA水平持续增高,包括考虑非那雄胺治疗的非依从性。 三、药物/实验室检查相互作用 对PSA水平的影响。血清PSA浓度与患者年龄和前列腺体积有关,而前列腺体积又与患者年龄有关。当评价PSA实验室测定结果时,应考虑接受非那雄胺治疗的患者PSA水平降低的事实。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的第一个月内PSA迅速 |
本品广泛在肝脏代谢。数据表明严重肝损害的病人药物清除可能会减慢,由此可能导致蓄积。所以本品对有中、重度肝损害的病人应慎用。 由于可能出现肝脏改变,应考虑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测。主要的改变一般在本品治疗的最初6个月内出现。 严重的肝功能改变很少见于本品的治疗(见‘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严重改变应停止本品治疗。 本品显示抑制细胞色素P450(CYP3A4)活性,因此当与主要由CYP3A4代谢的药物联合应用时应谨慎(见‘禁忌’和‘药物相互作用’节)。 对乳糖敏感的患者应注意本品150mg片剂每片含61mg乳糖,而每日3片50mg的片剂含有183mg乳糖。 在每日150mg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无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时,对于出现疾病客观进展伴有PSA升高的患者,应考虑停止用药。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 本品不会影响病人驾驶及操作机器的能力。但应注意,因偶而可能会出现嗜睡,有过此类作用的病人应予以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