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泻火通腑。用于治疗痤疮,疖痈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金银花、大黄浸膏、穿心莲浸膏、人工牛黄、珍珠层粉、蒲公英浸膏、甘草、栀子浸膏、山豆根浸膏。 |
金银花、连翘、穿心莲、板蓝根。 |
|
生产企业 |
吉林百琦药业有限公司 |
陕西康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80408 |
国药准字Z1999006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泻火通腑。用于治疗痤疮,疖痈等。 |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风热外感、风热乳蛾。症见发热,微恶风,头痛,鼻塞流涕,咽红而痛或咽喉干燥灼痛,吞咽则加剧,咽扁桃体红肿,舌边尖红苔薄黄或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数。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14天为一疗程。 |
口服。成人一次4片,一日4次;儿童三岁以下一次2片,一日3次;三岁至七岁一次2片,一日4次;七岁以上一次4片,一日3次。疗程3天。 |
|
副作用 |
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胃不适、皮疹、瘙痒、头晕等。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泻火通腑。用于治疗痤疮,疖痈等。 |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风热外感、风热乳蛾。症见发热,微恶风,头痛,鼻塞流涕,咽红而痛或咽喉干燥灼痛,吞咽则加剧,咽扁桃体红肿,舌边尖红苔薄黄或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数。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保持面部卫生,切忌以手挤压患处。不宜滥用化妆品及外涂药物。 |
1.忌食厚味、油腻; 2.素脾胃虚寒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