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肝肺蕴热、风火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疼,暴发火眼,皮肤刺痒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大黄、白芍、防风、山药、肉桂子、雄黄、朱砂、薄荷脑、黄芩、钩藤、桔梗、丁香、甘草、人工牛黄、冰片、人工麝香 |
尚不明确 |
|
生产企业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1020183 |
国药准字H3102114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肝肺蕴热、风火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疼,暴发火眼,皮肤刺痒 |
治疗支气管哮喘。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 2 丸,一日 2 次。风火牙疼,亦可随时噙化 |
1、成人常用量:以0.25%气雾剂每次吸入1-2揿,一日2-4次,喷吸间隔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喷吸时应深吸气,喷毕闭口8秒钟,而后徐缓地呼气。 2、小儿常用量(婴幼儿除外):0.25%喷雾吸入。 3、极量:喷雾吸入一次0.4mg,一日2.4mg。 |
|
副作用 |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肝肺蕴热、风火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疼,暴发火眼,皮肤刺痒 |
治疗支气管哮喘。 |
|
药理作用 |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咽发干、心悸不安;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目眩、面潮红、恶心、心率增速、震颤、多汗、乏力等。 |
||
注意事项 |
1、忌食油腻厚味。 |
尚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