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肝肺蕴热、风火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疼,暴发火眼,皮肤刺痒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大黄、白芍、防风、山药、肉桂子、雄黄、朱砂、薄荷脑、黄芩、钩藤、桔梗、丁香、甘草、人工牛黄、冰片、人工麝香 |
蛤蚧(去头足鳞)、人参(去芦)、黄芪、川贝母、五味子、桑白皮(蜜制)、苦杏仁(炒)、玄参、当归、白芍、茯苓、甘草。 |
|
生产企业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吉林省中晟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1020183 |
国药准字Z2001005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肝肺蕴热、风火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疼,暴发火眼,皮肤刺痒 |
咳嗽、痰多、气喘、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 2 丸,一日 2 次。风火牙疼,亦可随时噙化 |
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
|
副作用 |
|
急性期表现有痰热臃肺和阴虚肺燥证侯者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肝肺蕴热、风火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疼,暴发火眼,皮肤刺痒 |
咳嗽、痰多、气喘、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忌食油腻厚味。 |
请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