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库

3
醋酸泼尼松片

醋酸泼尼松片

非处方药 医保甲类 国产

浙江圣博康药业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多肌炎,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 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查看说明书
醋酸泼尼松片
醋酸泼尼松片
醋酸泼尼松片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醋酸泼尼松片
醋酸泼尼松片
磷酸雌莫司汀胶囊
磷酸雌莫司汀胶囊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醋酸泼尼松。

化学名称:雌莫司汀磷酸二钠一水合物,1,3,5(10)-三烯-3,17β-雌二醇,3-N,N-二(2-氯乙烷)氨基甲酸酯,17β-磷酸二钠一水合物。

生产企业

浙江圣博康药业有限公司

Pfizer Italia Srl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3021207

注册证号H20120537

说明
作用与功效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多肌炎,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 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晚期前列腺癌,尤其为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对于预后因素显示对单纯激素疗法疗效差的患者,可作为一线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一般一次5~10mg(1~2片),一日10~60mg(2~12片)。 1.对...

本品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给药。剂量范围为每公斤体重7-14mg(每日4-8粒胶...

副作用

本品较大剂量易引起糖尿病、消化道溃疡和类柯兴综合征症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作用较强。并发感染为主要的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男子女性化乳房和阳痿;恶心/呕吐;体液潴留/水肿。 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栓栓塞、缺血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衰,罕见的为血管神经性水肿。 有报道各系统/器官曾出现下列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体液潴留较常见,充血性心衰,心脏缺血性疾病包括心肌梗塞,血栓栓塞,高血压。 胃肠道反应:恶心和呕吐,尤其在治疗的最初2周,腹泻。 肝-胆系统:肝功能受损。 血液系统:偶见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内分泌系统:常见男子女性化乳房和阳痿。 中枢神经系统:偶见肌无力、抑郁、头痛、意识混乱和嗜唾。 其他:有报道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肤过敏性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Quincke水肿,喉部水肿)。在上述过敏反应中(包括1例致死性的),许多患者同时服用了ACE抑制剂。如本品治疗时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应立即停药。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异常:肌肉无力罕见 生殖系统和乳房异常:男子女性化乳房、阳痿 曾有报道罕见的血中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一过性升高。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妇女使用可增加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体重减少或死胎的发生率,动物试验有致畸作用,应权衡利弊使用。乳母接受大剂量给药,则不应哺乳,防止药物经乳汁排泄,造成婴儿生长抑制、肾上腺功能抑制等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小儿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须十分慎重,因激素可抑制患儿的生长和发育,如确有必要长期使用,应采用短效(如可的松)或中效制剂(如泼尼松),避免使用长效制剂(如地塞米松)。口服中效制剂隔日疗法可减轻对生长的抑制作用。儿童或少年患者长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必须密切观察,患儿发生骨质疏松症、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已知雌二醇及氮芥均能致突变,故正在进行治疗的男性应采取避孕措施。 怀孕和哺乳期妇女不适用。 儿童用药:本品禁用于儿童。 老年用药:本品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给药。 剂量范围为每公斤体重7-14mg(每日4-8 粒胶囊),分2 或3 次服用。建议初 始剂量为至少每公斤体重10mg,4-6 粒胶囊。应至少在餐前一小时或餐后二小时 以一杯水吞服。牛奶、奶制品及含钙、镁、铝的药物(例如抗酸剂)不能与本品同 时服用。若在给药后4-6 周观察无效,应撤药。

成分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多肌炎,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 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晚期前列腺癌,尤其为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对于预后因素显示对单纯激素疗法疗效差的患者,可作为一线治疗。

药理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作用机理为: 1.抗炎作用:本品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激素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 2.免疫抑制作用:包括防止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可降低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并能减少补体成分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

详见说明书。

注意事项

1.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者应用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2.长期服药后,停药时应逐渐减量。 3.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 4.对有细菌、真菌、病毒感染者,应在应用足量敏感抗生素的同时谨慎使用。 5.运动员慎用。

详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