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引起的骨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唑来膦酸。 |
本品主要成份为羟苯磺酸钙。 |
|
生产企业 |
吉林省西点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1967 |
国药准字H2012319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引起的骨痛。 |
1.微血管病的治疗: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小球病变。(基一威氏综合症)。微血管损伤--伴有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病,手足发绀。2.用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静脉曲张综合症)及其后遗症(栓塞后综合症,腿部溃疡,紫癜性皮炎等郁积性皮肤病,周围血管郁积性水肿等)的辅助治疗。 |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成人每次4mg,用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每3~4周给药一次或遵医嘱。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一次2粒,一日3次(早、中、晚各服一次);详见说明书。 |
|
副作用 |
对本品及其它双膦酸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不推荐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
罕见胃肠紊乱如恶心和腹泻,曾有报道发生皮肤反应、发热和关节痛。偶有粒细胞减少的报道。发生胃肠紊乱病人应减量或暂时停药。皮肤反应和发热,关节痛和血细胞计数改变的病人应停药,并作为一种过敏反应通知治疗医生。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因羟苯磺酸钙是否通过人胎盘屏障尚不明确,使用本药应权衡利弊。羟苯磺酸钙在母乳中可微量存在(给药1500mg后母乳中含0.4ug/ml)。为慎重起见,应停止用药或中止哺乳。儿童用药:参见用法用量项。老年用药:参见用法用量项。 |
|
成分 |
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引起的骨痛。 |
1.微血管病的治疗: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小球病变。(基一威氏综合症)。微血管损伤--伴有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病,手足发绀。2.用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静脉曲张综合症)及其后遗症(栓塞后综合症,腿部溃疡,紫癜性皮炎等郁积性皮肤病,周围血管郁积性水肿等)的辅助治疗。 |
|
药理作用 |
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其他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全身反应:乏力、胸痛、腿浮肿、结膜炎;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腹痛、吞咽困难、厌食; 心血管系统:低血压; 血液和淋巴系统:贫血、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磷血症、低钙血症、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 肌肉与骨骼:骨痛、关节痛、肌肉痛;肾脏:血清中肌酸酐值升高(与给药的时间有关); 神经系统:失眠、焦虑、兴奋、头痛、嗜眠;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咳嗽、胸腔积液; 感染:泌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代谢系统:厌食、体重下降、脱水; 其它:流感样症状、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皮疹、搔痒等。 唑来膦酸的毒副反应多为轻度和一过性的,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会在24~48小时内自动消退。 |
||
注意事项 |
1.首次使用本品时应密切监测血清中钙、磷、镁以及血清肌酸酐的水平,如出现血清中钙、磷和镁的含量过低,应给予必要的补充治疗; 2.伴有恶性高钙血症患者给予本品前应充分补水,利尿剂与本品合用时只能在充分补水后使用,本品与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时应慎重; 3.接受本品治疗时,如出现肾功能恶化,应停药至肾功能恢复至基线水平; 4.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应慎用本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