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消肿散瘀,舒筋活络止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轻度水火烫伤。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大黄、两面针、红花、马钱子、栀子、莪术(制)、白芷、川芎(制)、白胡椒、独活、松节油、樟脑油等86味。 |
羌活、独活、防风、秦艽、当归、白芍、白术、鹿角胶、鳖甲胶、牛膝、川芎、木瓜、寄生、红花、甘草、红曲 |
|
生产企业 |
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 |
四川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4023475 |
国药准字Z5102169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消肿散瘀,舒筋活络止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轻度水火烫伤。 |
补养肝肾,养血通络,祛风除湿。用于肝肾血亏、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四肢麻木,以及风湿、类风湿性疾病见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 |
外用,擦敷患处。 |
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2~3次。 |
|
副作用 |
本品可能引起瘙痒、刺痛、皮疹(如红斑、丘疹、水疱)等,可致过敏性皮炎,极个别有全身不适。 |
孕妇忌服。 |
|
禁忌 |
|
|
|
成分 |
消肿散瘀,舒筋活络止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轻度水火烫伤。 |
补养肝肾,养血通络,祛风除湿。用于肝肾血亏、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四肢麻木,以及风湿、类风湿性疾病见上述证候者。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 |
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对乙醇过敏者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