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胃肠及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软组织感染和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氨苄西林。化学名:6-[D(-)-2-氨基-苯乙酰氨基]青霉烷酸的三水化合物。 |
黄连、琥珀、赤芍、知母、地黄、地龙、黄芪、甘草。 |
|
生产企业 |
湖北唯森制药有限公司 |
上海静安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42022761 |
国药准字Z3102037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胃肠及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软组织感染和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
清热利湿,利尿通淋。主治湿热蕴结下焦所致的热淋,小便不利。临床症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濡数。本品主要用于肾盂肾炎、膀胱炎、泌尿系感染。 |
|
用法用量 |
口服。 1.成人一次0.25~0.75g(1~3粒),一日4次。 2.小儿每日剂量按体重2.mg/kg,一日2~4次。 |
口服,一次12g(1袋),一日三次。 |
|
副作用 |
1.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2.尿酸性肾结石、痛风急性发作、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 3.2岁以下小儿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胃肠及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软组织感染和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
清热利湿,利尿通淋。主治湿热蕴结下焦所致的热淋,小便不利。临床症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濡数。本品主要用于肾盂肾炎、膀胱炎、泌尿系感染。 |
|
药理作用 |
1.本品不良反应与西林相仿,以过敏反应较为常见。皮疹是最常见的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5天,呈荨麻疹或斑丘疹;亦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过敏性休克偶见。 2.胃肠道反应如舌炎、胃炎、恶心、呕吐、肠炎、腹泻及轻度腹痛等也较多见。 3.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见于应用氨苄西林的病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少见,少数病人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1.血液生化与血象异常患者慎用。 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服用本品。 3.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西林皮肤试验。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宜避免使用。 5.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给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
尚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