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 对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2. 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 3. 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以改善血糖控制。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化学名称: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 分子式:C4H11N5·HCl 分子量:165.63 |
化学名称为:a-(三甲基硅甲烷基)-ω-甲基聚[氧(二甲基亚硅烯基)]与二氧化硅复合物。 |
|
生产企业 |
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
德国柏林化学股份有限公司(Berlin-Chemie AG)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0699 |
注册证号H2016018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 对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2. 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 3. 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以改善血糖控制。 |
1.用于治疗由胃肠道中聚集了过多气体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如腹胀等,术后也可使用。 2.可作为腹部影像学检查的辅助用药(例如X-线,超声胃镜)以及作为双重对比显示的造影剂悬液的添加剂。 |
|
用法用量 |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没有固定的剂量规定,其有效用量必须由医生根据患者个体的病情、血... |
。 |
|
副作用 |
1.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口中有金属味。 2.有时有乏力、疲倦、头晕、皮疹。 3.乳酸性酸中毒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应予注意。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过度换气、神志障碍,血液中乳酸浓度增加而不能用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水杨酸中毒解释。 4.可减少肠道吸收维生素B12,使血红蛋白减少,产生巨红细胞贫血,也可引起吸收不良。 |
迄今尚未观察到与服用西甲硅油有关的不良反应。西甲硅油不改变反应次数。亦不影响驾驶车辆或操作仪器的能力。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儿童用药:本品在儿童中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证实。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65岁)慎用,因肾功能减弱,用药量宜酌减。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均可服用西甲硅油乳剂。 儿童用药:见 老年用药:无使用限制。 |
|
成分 |
1. 对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2. 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 3. 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以改善血糖控制。 |
1.用于治疗由胃肠道中聚集了过多气体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如腹胀等,术后也可使用。 2.可作为腹部影像学检查的辅助用药(例如X-线,超声胃镜)以及作为双重对比显示的造影剂悬液的添加剂。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降血糖药。本品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高血糖,HbAlc可下降1%~2%,本品降血糖的机制可能是: 1.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 2.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如脑、血细胞、肾髓质、肠道、皮肤等。 3.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降低肝糖输出。 4.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 与胰岛素作用不同,本品无促进脂肪合成作用、对正常人无明显降血糖作用,对Ⅱ型糖尿病单独应用时一般不引起低血糖。文献报道,盐酸二甲双胍大鼠口服LD50为1.0g/kg,皮下注射LD50为0.3g/kg。 |
本品所含药理学活性成份西甲硅油为一种稳定的表面活性剂,即聚二甲基硅氧烷。它可改变消化道中存在于食糜和粘液内的气泡的表面张力,并使之分解。释放出的气体就可以被肠壁吸收,并通过肠蠕动而排出。西甲硅油的作用是纯粹的物理性作用。没有涉及化学反应,而且其为药理学和生理学惰性物质。西甲硅油并不从肠道被吸收。因此其不可能产生系统毒性。大鼠的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西甲硅油没有毒性作用。 |
|
注意事项 |
1. 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极少发生,但却很严重,是盐酸二甲双胍片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期间,由于二甲双胍过量引发的代谢性并发症。乳酸性酸中毒为临床急症,应立即住院治疗。 2. 本品禁止嚼碎口服,应整片吞服,并在进食时或餐后服用。 3. 1型糖尿病不应单独应用本品(可与胰岛素合用)。 4. 用药期间须经常检查空腹血糖、尿糖及尿酮体,定期测血肌酐、血乳酸浓度。 5. 本品与胰岛素合用会增强降血糖作用,故应调整剂量。 6. 本品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时,可引起低血糖,应监测患者血糖情况。 7. 本品与乙醇同服时会增强二甲双胍对乳酸代谢的影响,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发生,因此,服用本品时应尽量避免饮酒。 ? |
尚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