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库

3
羟苯磺酸钙片

羟苯磺酸钙片

非处方药 医保乙类 国产

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1.微血管的治疗: 糖尿性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及肾小球硬化症(基-威二氏综合症)。 非糖尿性微血管病变——突发性或长期使用香豆素衍生物细胞抑制剂、口服避孕药或其它药物促发的微血管病变;与慢性器质性疾病(诸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肝硬变)相关的微循环障碍。 2.静脉曲张综合症的治疗: 原发性静脉曲张——疼痛、腰痛、肌肉痛性痉挛、感觉异常、手足发绀、紫癜性皮炎。静脉曲张状态——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静脉炎及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血栓后综合症,静脉曲张性溃疡,妊娠性静脉曲张。 3.与微循环障碍伴发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 ——痔疮综合症 ——静脉曲张性静脉。 4.静脉剥离和静脉硬化法的辅助治疗 术后综合症,水肿及组织浸润的治疗。

查看说明书
羟苯磺酸钙片
羟苯磺酸钙片
羟苯磺酸钙片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羟苯磺酸钙片
羟苯磺酸钙片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羟苯磺酸钙一水合物。  化学名称:2,5-二羟基苯磺酸钙一水合物。  分子式:C12H12CaO11S2  分子量:436.44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盐酸二甲双胍250mg与格列吡嗪2.5mg。

生产企业

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

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30087

国药准字H20090082

说明
作用与功效

1.微血管的治疗: 糖尿性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及肾小球硬化症(基-威二氏综合症)。 非糖尿性微血管病变——突发性或长期使用香豆素衍生物细胞抑制剂、口服避孕药或其它药物促发的微血管病变;与慢性器质性疾病(诸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肝硬变)相关的微循环障碍。 2.静脉曲张综合症的治疗: 原发性静脉曲张——疼痛、腰痛、肌肉痛性痉挛、感觉异常、手足发绀、紫癜性皮炎。静脉曲张状态——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静脉炎及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血栓后综合症,静脉曲张性溃疡,妊娠性静脉曲张。 3.与微循环障碍伴发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 ——痔疮综合症 ——静脉曲张性静脉。 4.静脉剥离和静脉硬化法的辅助治疗 术后综合症,水肿及组织浸润的治疗。

本品用于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疗,用于改善单独采取饮食、运动疗法不能充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

进餐时吞服,勿嚼。部分症状推荐剂量如下(或遵医嘱):(详细见说明书)。

本品应根据有效性和耐受性进行个体化给药,且不得超过最大推荐给药剂量即每日20mg...

副作用

本品即使长期服用也耐受良好,变态反应不能除外,偶尔有胃部不适、恶心、胃灼热、食欲下降等症状时,应酌情减量,必要时中止给药。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尚未见研究资料。 老年用药:尚未见研究资料。

成分

1.微血管的治疗: 糖尿性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及肾小球硬化症(基-威二氏综合症)。 非糖尿性微血管病变——突发性或长期使用香豆素衍生物细胞抑制剂、口服避孕药或其它药物促发的微血管病变;与慢性器质性疾病(诸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肝硬变)相关的微循环障碍。 2.静脉曲张综合症的治疗: 原发性静脉曲张——疼痛、腰痛、肌肉痛性痉挛、感觉异常、手足发绀、紫癜性皮炎。静脉曲张状态——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静脉炎及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血栓后综合症,静脉曲张性溃疡,妊娠性静脉曲张。 3.与微循环障碍伴发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 ——痔疮综合症 ——静脉曲张性静脉。 4.静脉剥离和静脉硬化法的辅助治疗 术后综合症,水肿及组织浸润的治疗。

本品用于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疗,用于改善单独采取饮食、运动疗法不能充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

药理作用

本品通过调节微血管壁的生理功能,减少阻力,降低血浆粘稠度和血小板的高聚集性,从而防止血栓形成。能提高红细胞柔韧性;能间接增加淋巴的引流而减轻水肿。另外,本品还可抑制血管活性物质(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前列腺素)对微血管引起的高通透作用,改善基底膜胶原的生物合成。

注意事项

置于安全和儿童不能拿到的地方。

1、警告盐酸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给予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治疗时盐酸二甲双胍在体内的蓄积。发生该症的致死率约50%。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也可能与多种病理生理条件有关,包括糖尿病以及当出现显著的组织低灌注和血氧不足。乳酸性酸中毒的特征表现为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5mmol/L)、血pH降低、伴有阴离子间隙增加和乳酸盐/丙酮酸盐比值增大的电解质紊乱。当盐酸二甲双胍可能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原因时,通常盐酸二甲双胍的血浆浓度水平>5ug/ml。据报道,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的患者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概率非常低(约0.03例/1000患者-年,约0.015致死例/1000患者-年)。所报道的病例主要发生在有显著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中,包括内源性肾病和肾低灌注患者,且通常在同时进行多重内外科治疗以及接受多种药物的患者中。充血性心衰患者必须接受药物治疗,尤其是患有非稳定性或急性心衰容易出现低灌注和血氧不足的危险的患者,是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高危人群。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随着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程度以及年龄增大而增加,采取定期监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患者的肾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