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化瘀,止血调经。用于因血热挟瘀所致的崩漏。证见月经周期紊乱,经血非时而下,经量增多,或淋漓不断,色深红,质粘稠,挟有血块,伴心烦口干,便秘。舌质红,脉滑数。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熟地黄、熟大黄、三七、地榆、海螵蛸、茜草、蒲黄(炒)。 |
延胡索、香附、乳香(制)、渐公英、白矾(煅)甘草。辅料为淀粉,倍他环糊精。 |
|
生产企业 |
西安千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青岛华仁太医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5330 |
国药准字Z2009072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化瘀,止血调经。用于因血热挟瘀所致的崩漏。证见月经周期紊乱,经血非时而下,经量增多,或淋漓不断,色深红,质粘稠,挟有血块,伴心烦口干,便秘。舌质红,脉滑数。 |
行气和胃止痛。用于胃脘胀痛、嗳气反酸、烦躁易怒、胁胀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气滞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
口服。饭后半小时服用,一次4粒,一日3次,疗程6周。 |
|
副作用 |
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禁用。 |
偶见恶心、口干、腹胀、使秘。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化瘀,止血调经。用于因血热挟瘀所致的崩漏。证见月经周期紊乱,经血非时而下,经量增多,或淋漓不断,色深红,质粘稠,挟有血块,伴心烦口干,便秘。舌质红,脉滑数。 |
行气和胃止痛。用于胃脘胀痛、嗳气反酸、烦躁易怒、胁胀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气滞者。 |
|
药理作用 |
偶见胃部不适,头胀,月经量过多。 |
||
注意事项 |
过敏体质者慎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1.尚无充分研究数据表明本品有Hp根除作用。 2.本品尚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数据 3.本品尚无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