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活血驱瘀、祛湿通窍。用于外感风邪、胆经郁热、脾胃湿热而致的伤风鼻塞、鼻窒、鼻鼽、鼻渊(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苍耳子、辛夷、白芷、穿心莲、黄芩、广藿香、麻黄、防风、牡丹皮、薄荷脑、马来酸氯苯那敏。 |
本品主要成分为甲苯磺酸舒他西林,其化学名为(+)羟甲基-(2S,5R,6R)-6[(R)-2-氨基-2-苯乙酰胺基]-3,3-二甲基-7-氧化-4-硫杂-1-氮杂双环[3,2,0]正庚烷-2-羧酸酯,2S,5R-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1-氮。 |
|
生产企业 |
广西厚德大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63821 |
国药准字H2011327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疏风清热、活血驱瘀、祛湿通窍。用于外感风邪、胆经郁热、脾胃湿热而致的伤风鼻塞、鼻窒、鼻鼽、鼻渊(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
本品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感染:1.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2.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3.泌尿道感染及肾盂肾炎。4.皮肤、软组织感染。5.淋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口服,成人(包括老年人)及体重大于或等于30克的儿童用量375毫克(3粒),二次/日,疗程5-14天或遵医嘱。任何由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感染,疗程最少数10天。以防止急性风湿热或肾小球肾炎之发生。治疗淋病时,可用本品单剂2.25g口服,加服丙磺舒,以延长氨苄西林及舒巴坦血清浓度,疑有梅毒螺旋体合并感染时,在本品使用前应接受暗视野检查,并最少在四月内,每月接受血清试验一次。 |
|
副作用 |
本品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其禁忌为: 1.新生儿或早产儿禁用; 2.癫痫患者; 3.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4.对本品高度过敏者。 【注意事项】 一.本品是中西复方制剂, |
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疏风清热、活血驱瘀、祛湿通窍。用于外感风邪、胆经郁热、脾胃湿热而致的伤风鼻塞、鼻窒、鼻鼽、鼻渊(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
本品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感染:1.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2.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3.泌尿道感染及肾盂肾炎。4.皮肤、软组织感染。5.淋病。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一般为轻度至中度反应,继续用药时,自然消失,预期偶然发生与服用氨苄西林有关的不良反应。偶见:1消化道反应,如腹泻、稀便、恶心、腹痛、痉挛、上腹痛及呕吐。2皮疹、搔痒。3其它:如瞌睡、镇静、疲劳、不适及头痛等。 |
|
注意事项 |
一.本品是中西复方制剂,鉴于尚无充分的临床研究数据证实本复方制剂可以减轻或消除其中化学药品的不良反应或其他应当注意的事项,故在此列出与所含化学药品的相关内容,以提示医患在使用本品时予以关注。 本品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马来酸氯苯那敏属于烃胺类组胺药物,单药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口服每次4~8mg,一日3次。 二.马来酸氯苯那敏有下列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其他抗组胺药或下列药物过敏者,也可能对本药过敏,如麻黄碱、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间羟异丙肾上腺素(羟喘)、去甲肾上腺素等拟交感神经药。对碘过敏者对本品可能也过敏。 (2)下列情况慎用:婴幼儿;孕妇;膀胱颈部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消化性溃疡所致幽门狭窄;青光眼(或有青光眼倾向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压危象、低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前列腺肥大体征明显者;肝功能不良者不易长期服用;哺乳期妇女;哮喘患者;慢性过敏反应患者不宜长期单独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3)本品不可应用于下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发作的患者(因可使痰液变稠而加重疾病)。 (4)用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船或操作危险的机器、高空作业,参赛前的运动员不宜服用。 (5)老年人对本药反应敏感,应注意适当减量。 三、马来酸氯苯那敏有下列不良反应: (1)少数可见嗜睡、疲劳、乏力、胸闷、咽喉痛,心悸或皮肤瘀斑、出血倾向,痰液粘稠等。 (2)少数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如瘙痒、皮疹、胃肠道过敏反应,甚至出现血像改变。 (3)个别使用后不出现困倦感,而又失眠、烦躁等中枢兴奋症状,甚至可能诱发癫痫。 马来酸氯苯那敏药物相互作用: (1)同时饮酒或服用中枢神经抑制药,可使抗组胺药效增强。 (2)本品可增强金刚烷胺、抗胆碱药、氟哌啶醇、吩噻嗪类以及拟交感神经药等的作用。 (3)奎尼丁和本品同用,其类似阿托品样的效应加剧。 (4)本品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同用时,可使后者增效。 马来酸氯苯那敏药物过量: 可致排尿困难或排尿痛、头晕、头痛、口腔鼻喉部干燥、恶心、腹痛、皮疹;儿童易发生烦躁、焦虑、入睡困难和神经过敏。 |
1.首次使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患者,应首先进行青霉素皮试,对于阳性反应者禁用本品。2.应用本品前,应首先确定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过敏者禁用。3.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慎用。4.用药期间若有过敏反应产生,则应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5.本品长期应用时,应定期检查肝、肾、造血系统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