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清热泻火。用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口渴喜饮、体倦乏力、多食、多尿、 消瘦;2型糖尿病见上述症侯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人参、黄连、天花粉、杜仲、黄芪、丹参、枸杞子、沙苑子、白芍、知母、五味子、格列本脲。 |
本品主要成份、双氯芬酸钠。 |
|
生产企业 |
广东先通药业有限公司 |
四川依科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53721 |
国药准字H5102029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益气养阴,清热泻火。用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口渴喜饮、体倦乏力、多食、多尿、 消瘦;2型糖尿病见上述症侯者。 |
①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炎的关节肿痛症状; ②治疗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③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痛经、牙痛、头痛等; ④对成人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片,一日2次,饭前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嘱 |
1. 成人常用量:(1) 作为常规剂量,最初每日剂量为100mg~150mg。对轻度病人或需长期治疗的病人,每日剂量为75~100mg。通常将每日剂量分2~3次服用。(2) 对原发性痛经,通常每日剂量为50~150mg,分次服用。最初剂量应是50~150mg,必要时,可在若干个月经周期之内提高剂量达到最大剂量200mg/日。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开始治疗,并持续数日,治疗方案依症状而定。2. 小儿常用量:一日0.5~2.0mg/kg,日最大量为3.0mg/kg,分3次服。 |
|
副作用 |
1.孕妇、乳母禁服。 2.肝、肾功能不全者、Ⅰ型糖尿病人、Ⅱ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 严重烧伤、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时禁服。 3.对磺胺药过敏者禁服。 4.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禁服。 |
①胃肠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约见于10%服药者,主要为胃不适、烧灼感、返酸、纳差、恶心等,停药或对症处理即可消失。其中少数可出现溃疡、出血、穿孔; ②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眩晕、嗜睡、兴奋等; ③引起浮肿、少尿,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轻者停药并相应治疗后可消失; ④其他少见的有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极个别出现黄疸、皮疹、心律不齐、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停药后均可恢复。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本品可通过胎盘。动物试验对胎鼠有毒性,但不致畸。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按每隔8小时口服50mg的剂量给药,本品活性物质进入乳汁的量非常少,不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儿童:本品不得用于12个月以下的儿童。其他尚不明确。 老人:本品可能诱导或加重老年人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服用利尿剂或有细胞外液丢失的老年患者慎用。 |
|
成分 |
益气养阴,清热泻火。用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口渴喜饮、体倦乏力、多食、多尿、 消瘦;2型糖尿病见上述症侯者。 |
①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炎的关节肿痛症状; ②治疗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③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痛经、牙痛、头痛等; ④对成人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1.本品含格列本脲,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热、恶心和 呕吐、体质虚弱、老年人慎用。若服用不当,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应予 注意,如发现低血糖应立即停药请医生处理。 2.用药期间应定期测定血糖和肝、肾功能。 3.本品与磺胺类、保泰松、羟保泰松、四环素、氯霉素、丙磺舒、水杨酸盐、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合用,可增加降血糖作用。 |
(1)有肝、肾功能损害或溃疡病史者慎用,尤其是老年人。用药期间应常规随访检查肝肾功能。 (2)本品因含钠,对限制钠盐摄入量的病人应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