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接触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面积不大的银屑病、硬化性萎缩性苔癣、扁平苔癣、盘状红斑性狼疮、脂溢性皮炎(非面部)肥厚性瘢痕。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哈西奈德(氯氟舒松、哈西缩松)。 |
本品主要成份为氟康唑。化学名称:α-(2,4-二氟苯基)-α-(1H-1,2,4-三唑-1-基甲基)-1H-1,2,4-三唑-1-基乙醇。 分子式:C13H12F2N6O 分子量:306.28 |
|
生产企业 |
福元药业有限公司 |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4020378 |
国药准字H1096016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接触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面积不大的银屑病、硬化性萎缩性苔癣、扁平苔癣、盘状红斑性狼疮、脂溢性皮炎(非面部)肥厚性瘢痕。 |
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阴道念珠菌病、皮肤真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鼻窦炎、真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肺炎、真菌性尿路感染、真菌性腹膜炎、真菌性心内膜炎、真菌性骨髓炎、真菌性关节炎、真菌性腱鞘炎、真菌性肌炎、真菌性脓皮病、真菌性甲沟炎、真菌性甲床炎、真菌性甲沟炎、真菌性甲床炎。 |
|
用法用量 |
外涂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
|
|
副作用 |
对该药过敏者;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原发性皮肤病变;溃疡性病变;痤疮、酒渣鼻;眼睑部用药(有引起青光眼的危险);渗出性皮肤病。 |
|
|
禁忌 |
|
|
|
成分 |
接触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面积不大的银屑病、硬化性萎缩性苔癣、扁平苔癣、盘状红斑性狼疮、脂溢性皮炎(非面部)肥厚性瘢痕。 |
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阴道念珠菌病、皮肤真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鼻窦炎、真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肺炎、真菌性尿路感染、真菌性腹膜炎、真菌性心内膜炎、真菌性骨髓炎、真菌性关节炎、真菌性腱鞘炎、真菌性肌炎、真菌性脓皮病、真菌性甲沟炎、真菌性甲床炎、真菌性甲沟炎、真菌性甲床炎。 |
|
药理作用 |
少数患者涂药部位的皮肤发生烧灼感、刺痛、暂时性瘙痒,长期应用可发生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尤其面部)、皮肤萎缩、萎缩纹(青少年易发生)、皮肤萎缩后继发紫癜、瘀斑、皮肤脆弱、多毛症、毛囊炎、粟丘疹、皮肤脱色、延缓溃疡愈合,封包法在皮肤皱褶部位容易继发真菌感染。经皮肤吸收多时,可发生全身性不良反应(参看注意事项)。 |
||
注意事项 |
大面积大量用药或封包方式可使经皮吸收多,可发生全身反应,尤其是低龄儿童和婴幼儿,出现可逆性柯兴氏征及生长迟缓,突然停药可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出现局部不耐受现象,应停药并寻找原因。警惕留在皮肤皱褶部位和尿布中的药物可吸收入体内。 |
肝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氟康唑。偶有患者在使用氟康唑后出现严重肝毒性,包括致死性肝毒性,主要发生在有严重基础疾病或情况者,尚未观察到患者使用氟康唑后出现的肝毒性与其每日用药量、疗程、性别和年龄有关。停用氟康唑后,其肝毒性通常是可逆的。氟康唑使用过程中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密切监查患者有无更严重肝损害发生。如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示出现了与使用氟康唑可能相关的肝损害,应停用氟康唑。氟康唑治疗过程中,偶有患者出现剥脱性皮肤反应,如斯一约综合征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等。艾滋病患者搜索更易对多种药物发生严重的皮肤反应。如在浅部真菌感染患者服用氟康唑后出现皮疹,应停药。如侵入性/系统性真菌感染患者出现了皮疹,应对其严密监查,一旦出现大泡性损害或多形性红斑,应立即停用氟康唑。服用氟康唑(每日剂量〈400毫克)的患者同时应用特非那定时应予以严密监查(参见【药物相互作用】)。与其它唑类抗真菌药相仿,偶有患者服用氟康唑后发生过敏的报道。某些唑类抗真菌药包括氟康唑,与心电图中QT间期延长有关。对使用氟康唑的患者进行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发现,极少数病例报道有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这些报道包括伴有多种复杂的危险因素(如: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及可能导致上述情况的合并用药)的危重病例。已有潜在引起心律失常病情的患者,应慎用氟康唑。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氟康唑。氟康唑为CYP2C9的强效抑制剂和CYP3A4的中效抑制剂。使用氟康唑治疗的患者,如同时使用经CYP2C9及CYP3A4代谢且治疗窗较窄的药物时需密切监测(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