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发烧,鼻塞流涕,咳嗽气促,咽喉肿痛,高热惊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朱砂、橘红、平贝母、胆南星、前胡、玄参、清半夏、大青叶、木通、桔梗、荆芥穗、羌活、西河柳、地黄,枳壳、赤芍、钩藤、葛根、牛蒡子(炒)、天麻、甘草、防风、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薄荷。 |
人参、白术、茯苓、白扁豆、苍术、广藿香、木香、丁香、檀香、砂仁、肉豆蔻、肉桂、吴莱英、芡实、薏苡仁、车前草、滑石、黄连、河于肉、天冬、麦冬、摈榔。 |
|
生产企业 |
颈复康药业集团赤峰丹龙药业有限公司 |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5021514 |
国药准字Z5302156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祛风化痰,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发烧,鼻塞流涕,咳嗽气促,咽喉肿痛,高热惊风。 |
健脾止泻,温中化痢。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寒热凝结引起的水泻痢疾,肚腹疼痛,口干舌燥,四肢倦怠,恶心呕吐,小便不利。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酌减。 |
开水冲服,一次2.5g,一日2次,周岁内小儿酌减。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祛风化痰,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发烧,鼻塞流涕,咳嗽气促,咽喉肿痛,高热惊风。 |
健脾止泻,温中化痢。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寒热凝结引起的水泻痢疾,肚腹疼痛,口干舌燥,四肢倦怠,恶心呕吐,小便不利。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不可直接整丸吞服,建议嚼服或掰碎后吞服或用温开水化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尚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