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止带,调经止痛。用于热毒瘀滞所致的经期腹痛,经血色暗,挟有血块,带下量多,阴部瘙痒灼热。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虎耳草、徐长卿、连钱草、老鹳草。 |
三棱、莪术、北刘寄奴、延胡索、牡丹皮、熟地黄、当归、白芍、鸡血藤、凌霄花、乌药、官桂等味。 |
|
生产企业 |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世禧制药有限公司 |
忻州中恒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5009 |
国药准字Z2005007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除湿止带,调经止痛。用于热毒瘀滞所致的经期腹痛,经血色暗,挟有血块,带下量多,阴部瘙痒灼热。 |
痛经、月经不规律、经量异常、经期腹痛、乳房胀痛、情绪波动、头痛、失眠、疲劳、腰酸背痛。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于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服用,持续至月经来潮3天后停服。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
|
副作用 |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除湿止带,调经止痛。用于热毒瘀滞所致的经期腹痛,经血色暗,挟有血块,带下量多,阴部瘙痒灼热。 |
痛经、月经不规律、经量异常、经期腹痛、乳房胀痛、情绪波动、头痛、失眠、疲劳、腰酸背痛。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请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