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排脓消肿;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 |
本品主要成份为头孢氨苄,其化学名为(6R,7R)-3-甲基-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一水合物。 化学名:(6R,7R)-3-甲基-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水合 分子式:C16H17N3O4S·H2O 分子量:365.41 |
|
生产企业 |
广东恒诚制药有限公司 |
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4021527 |
国药准字H4402089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排脓消肿;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
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淋病、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咽炎、急性鼻窦炎、急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淋病性尿道炎、淋病性直肠炎、淋病性咽炎、淋病性结膜炎、淋病性关节炎、淋病性脑膜炎、淋病性心内膜炎、淋病性腹膜炎、淋病性盆腔炎、淋病性输卵管炎、淋病性宫颈炎、淋病性阴道炎、淋病性外阴炎、淋病性肛门炎、淋病性口腔炎。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排脓消肿;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
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淋病、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咽炎、急性鼻窦炎、急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淋病性尿道炎、淋病性直肠炎、淋病性咽炎、淋病性结膜炎、淋病性关节炎、淋病性脑膜炎、淋病性心内膜炎、淋病性腹膜炎、淋病性盆腔炎、淋病性输卵管炎、淋病性宫颈炎、淋病性阴道炎、淋病性外阴炎、淋病性肛门炎、淋病性口腔炎。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扁桃体有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在应用本品前须详细询问患者对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可应用本品,其他患者应用本品时必须注意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存在交叉过敏反应的机会约有5%~7%,需在严密观察下慎用。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用药物。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立即就地抢救,包括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和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措施。2.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尤其有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菌药物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很少产生伪膜性肠炎)者以及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本品。3.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时可出现直接Coombs试验阳性反应和尿糖假阳性反应(硫酸铜法);少数患者的碱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皆可升高。4.当每天口服剂量超过4g(无水头孢氨苄)时,应考虑改用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物。5.头孢氨苄主要经肾排出,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品须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