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郁金、茵陈、板蓝根、黄芪、当归、五味子、甘草、刺五加浸膏。 |
三七、郁金、蒺藜、姜黄、酒大黄、黄苓、蜈蚣、山药、五味子。 |
|
生产企业 |
辽宁康辰药业有限公司 |
湖南新汇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13134 |
国药准字Z2002517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
化瘀通络,疏肝健脾。用于气滞血瘀兼肝郁脾虚所致的胁肋痛或刺痛,抑郁烦闷,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脘痞,大便不调,或胁下痞块。 |
|
用法用量 |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小儿酌减。 |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
化瘀通络,疏肝健脾。用于气滞血瘀兼肝郁脾虚所致的胁肋痛或刺痛,抑郁烦闷,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脘痞,大便不调,或胁下痞块。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