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维生素类药。主要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如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各种原因所致的阻塞性黄疽、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和广泛小肠切除后肠道吸收功能减低;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体内维生素K缺乏,广谱抗生素或肠道灭菌药可杀灭或抑制正常肠道内的细菌群落,致使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维生素减少;双香豆素等抗凝剂的分子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在体内干扰其代谢,使环氧叶绿醌不能被还原成维生素K,使体内的维生索K不能发挥其作用,造成与维生索K缺乏相类似的后果。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醋酸甲萘氢醌。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6100mg,维生素B120.2mg。 |
|
生产企业 |
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爱大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3021128 |
国药准字H3302215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维生素类药。主要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如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各种原因所致的阻塞性黄疽、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和广泛小肠切除后肠道吸收功能减低;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体内维生素K缺乏,广谱抗生素或肠道灭菌药可杀灭或抑制正常肠道内的细菌群落,致使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维生素减少;双香豆素等抗凝剂的分子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在体内干扰其代谢,使环氧叶绿醌不能被还原成维生素K,使体内的维生索K不能发挥其作用,造成与维生索K缺乏相类似的后果。 |
用于维生素B1、B6、B12缺乏症。亦用于不同病因所致神经病变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4mg(0.5-1片),一日3次。 |
口服。一次1~2片,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口服后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严重肝病患者慎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可应用。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儿童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接受大量维生索B6,可致新生儿产生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乳母摄入正常需要量对婴儿无不良影响。 老人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成分 |
维生素类药。主要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如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各种原因所致的阻塞性黄疽、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和广泛小肠切除后肠道吸收功能减低;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体内维生素K缺乏,广谱抗生素或肠道灭菌药可杀灭或抑制正常肠道内的细菌群落,致使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维生素减少;双香豆素等抗凝剂的分子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在体内干扰其代谢,使环氧叶绿醌不能被还原成维生素K,使体内的维生索K不能发挥其作用,造成与维生索K缺乏相类似的后果。 |
用于维生素B1、B6、B12缺乏症。亦用于不同病因所致神经病变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
|
药理作用 |
氯霉素、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盐酸肼酞嗪、免疫抑制剂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异烟肼、青霉胺等药物可拮抗维生素B6或增加维生素B6经肾排泄,可引起贫血或周围神经炎。左旋多巴与小剂量维生素B6(每日5mg)合用,可拮抗左旋多巴的抗震颤作用。但对卡比多巴无影响。 |
||
注意事项 |
|
1.应用维生素Bl时,测定血清茶碱浓度可受到干扰,测定尿酸浓度可呈假性增高,尿胆原可呈假阳性。 2.维生素B6对诊断的干扰:尿胆原试验呈假阳性。 3.恶性贫血病人,内因子缺乏,口服本品后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