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用于轻度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白蔹、白芷、半边莲、冰片、苍术、赤芍、川芎、穿山甲、大黄、当归、地黄、地榆、红花、胡黄连、槐米、黄柏、黄连、黄芩、金银花、苦参、没药、木鳖子、木瓜、乳香、桃仁、土鳖虫、乌梅、五倍子、血竭、血余炭、罂粟壳、栀子、紫草、棕榈。 |
主要成份为卤米松一水合物。 化学名称:6α,11β,16α-2-氯-6,9-二氟-11,17,21-三羟基-16-甲基甾烷-1,4-二烯-3,20-二酮一水合物。 分子式:C22H27ClF2O5·H2O 分子量:462.91 |
|
生产企业 |
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 |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3137 |
国药准字H2015311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用于轻度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 |
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湿疹、银屑病、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皮肤瘙痒症。 |
|
用法用量 |
用生理盐水清理创面,涂敷本品或将本品涂于消毒纱布上,敷盖创面,消毒纱布包扎,一日1次。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
|
|
成分 |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用于轻度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 |
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湿疹、银屑病、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皮肤瘙痒症。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孕妇慎用。 2.运动员慎用。 |
无论患者的年龄,均应避免长期连续使用,密封性包扎应限于短期和小面积皮肤。如特殊需要大剂量使用本品,或应用于大面积皮肤,或使用密封性包扎,或长期使用,应对患者进行定时的医疗检查。本品应慎用于面部或擦烂的部位(例如腋间部位),且只能短期使用。尚未见报道全身性不良反应,例如对于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作用。然而根据医学基本理论,不排除这种危险性。在以下条件使用本品时,如:大面积的皮肤上使用密封包扎时(尤其是在儿科),如果用药皮肤发生了感染,应立即加以合适的抗菌药治疗。本品不能与眼结膜或粘膜接触。皮质类固醇能掩盖本品中某一成分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应告诫患者本药品只能使用于本人当前的皮肤病,不能给其他人使用。 |